今天是: 欢迎进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检察长致辞
领导简介
赛罕区人民检察院内设机构及主要职能简介
赛罕检察新浪微博
赛罕检察新浪微博
赛罕区检察微信
赛罕区检察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检察机关队伍建设专题
把业务研修作为队伍专业化建设“加速器”
时间:2018-12-17  作者:  新闻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当前,在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司法责任制、检察官员额制的确立对检察队伍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检察业务研修是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以下从认识、制度、操作和评价四个维度来探讨其扮演的“加速器”作用。

认识路径:加速器与主心骨。检察官要正确办理案件,维护法治的权威和尊严,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司法经验,更要达成自身的专业化塑造。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实现检察官业务能力、理论素养、思辩水平的提高。基层检察官办案压力大,少有时间对业务工作梳理分析、归纳总结。推进检察业务研修制度,可以为检察官提供专门时间,思考总结,汲取借鉴研修同行的业务经验和理论创见,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要让业务研修真正“动”起来,必须提高对业务研修重要性的认识。应当将研修作为推动队伍专业化建设“加速器”,围绕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这一“主心骨”,来设计研修程序、推进落实。就参与研修的检察官而言,应树立正确研修意识,把研修作为自身专业化素能提升的途径,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制度路径:科学设计的重要性。司法改革为检察官业务研修制度的推进提供了契机和动力。以上海检察官业务研修制度的实施为例,上海检察机关先后出台《检察官业务研修管理办法(试行)》《检察官业务研修实施细则(试行)》。对检察官业务研修从研修的主体、时间、方式、成果评定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各基层检察院在推进方式上百花齐放,有依托高校学术资源,脱产集中学习,进行课题调研的;有建立研修基地,打造“教、学、研”融合模式的;有打造研修“个性化、标准化、数字化”模式的;有选派专业部门挂职锻炼加专题调研模式的等等。预期经过探索施行一段时间后,在顶层设计上予以完善,结合实际汲取经验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操作路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认识路径和制度路径的保障指引下,应走出一条切实有效的操作路径。其一,吸收传统教育培训模式的经验。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仍是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中采取的主要手段,且已实现从“零敲碎打式”的培训向“系统规范式”培训转变。吸收传统教育培训模式的精华,不仅助力业务研修专业化,而且节省探索成本。其二,借鉴域外业务研修做法。域外“司法研修”对研修理念的把握、研修模式的选择可供借鉴。

评价路径:突破形式化的存在。评审作为检察官业务研修路径实践的最后一道环节,承担着衡量研修措施落实情况和评判研修成效的使命。要从两方面提升评审工作实效:其一,构建全方位动态评价机制。可将业务研修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实行动态评价,对每个阶段在整体所占的权重进行明确,为最终评审结论打好基础。其二,完善评审委员会工作机制,增加外聘评审委员的数量,确保评审视角多元,评委立场客观。此外,要适当固定一些客观评分标准,如知名期刊发表论文、检察系统录用或课题中标等,都可以作为必修项或加分项计算在研修成果评审结论之中,以激发检察官提交优秀研修成果的积极性和热情。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

 
 
 
.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