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区人民检察院强化“检察为民”理念,规范和加强审查案件听证工作,将检察听证与司法办案活动有机融合,多措并举创造新格局。1-6月,开展检察听证98件次,同比上升12.64%。
一、坚持高位推动 聚焦检察听证规范化
1、提高政治站位 促进听证规模化
认真贯彻落实三级检察长会议精神,确保听证案件类型、听证员应邀参加“全覆盖”。2024年以来在扩大听证案件数量的同时确保“四大检察”听证工作协调发展,做到重点案件类型全覆盖。
2、强化制度执行 推动检察听证标准化
修订完善《赛罕区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实施细则》,根据案情复杂程度等适度分流听证案件,明确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职责分工。通过制度培训、专项工作推进会,学深悟透检察听证的各项规定,把程序做规范,把细节做扎实。
3、结合工作实际 优化选用听证员
扩充“听证员库”至91人,以多类型专业特长满足听证需求。如某申诉案件简易听证中邀请专业律师及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基层工作者,听取信访人意见,解答疑虑,使信访人从法理和情理等多角度得以理解,成功化解了多年信访矛盾。
二、坚持形式多元 聚焦检察听证实质化
1、“头雁”领航 提升听证质效
检察长带头主持听证,充分发挥院领导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听证工作高质量开展。如我院检察长带头主持一起行政机关怠于履行文物妥善保护及修缮职责公益诉讼案,确保公益保护目的全部实现,充分彰显了听证在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办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2、上门听证 增强听证灵活性
“因案制宜”,开展多形式听证,如就一起危害濒危、野生动物刑事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开展上门听证,实地考察拟被不起诉人对野生动物救助站的实物捐赠和劳务代偿进行代替修复情况,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类案件办理起到了个案示范作用。
3、类案听证 突破焦点问题
对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等拟不起诉案件进行分类整理,繁简分流,采取“个案审查、集中评议”的方式,分场次进行集中听证,检察官逐案说明情况、分析论证,听取听证员意见,并开展类案说理,既提升办案效率又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办案的参与权与知情权,彰显了检察听证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的目标。
三、坚持司法民主 聚焦检察听证透明化
1、坚持司法民主 聚焦检察听证透明化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民主监督及人民监督员广泛监督,如检察长主持拟不起诉听证会,特邀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旁听,人民监督员作现场监督。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合理建议意见,力求高质效开展听证工作。
2、代表委员“入库” 外部监督促公开
“听证员库”建设过程中通过“分类标签+定向邀约”精准聘用代表委员“入库”,进一步加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邀请人民监督员亲历监督聘任仪式,纵深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
3、延伸监督触角 促进实质性化解
秉持司法为民理念,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做到即“听”又“证”并“监督”。如针对某企业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邀请有多年参与涉企案件法律监督活动的人民监督员赴实地调查、监督整改,与听证员共同健全外部监督体系,实现了“1+1>2”的外部监督模式。